(资料图)
“五一”假期将至,旅游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伴随而来的是,相关行业市场价格水涨船高,甚至出现抱团涨价现象。据报道,个别城市住宿价格大幅上涨,有的民宿报价甚至比平时涨了5倍多。
供需关系影响价格,需求旺盛带动价格上涨,本来无可厚非,但波动应保持在一定幅度之内。如果短期内价格涨幅过大,甚至瞄准消费高峰期报复性上涨,就会显著影响消费热情,对消费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有害无益。
市场经济离不开“有形之手”,针对部分商家的不当涨价行为,各地各部门应有所作为,争取早发现早处置,防患于未然。例如,江苏近日发布规范服务价格行为告诫书,要求经营者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减免政策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此举就不失为一种及时预警,对不良苗头能起到震慑和纠偏作用。
今年我国经济逐渐回暖,消费持续复苏,释放出发展活力。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需求不足制约明显。部分行业商家利用假期集中消费期抱团大肆涨价,是一种短视行为,无异于竭泽而渔。
因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相对经营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部分商家会运用所掌握的全面准确产品信息,对消费者进行种种诱导。根据相关规定,经营者捏造、散布其他经营者已经或准备提价信息等一系列推动或者可能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行为,可认定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现实中,即便在竞争充分的行业,这一现象也不少见。
实际上,跟风涨价不是最好的商业策略。经营者应推出更有特色和品质更高的产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切实优化消费体验,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才是长远之计,如果商家想走捷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除了哄抬物价,消费者还需警惕商家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打折、低价诱骗高价结算等价格乱象。随着线上交易的普及,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有了不少新变化,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多样。规范的标价,是防止价格欺诈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基本前提。良性市场秩序的建立,需要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同时也离不开高效监督机制。唯有如此,消费才能成为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郭存举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讯记者施文郁报道2023年大连市国内招商系统全力起跑,一季度完成到位内资729 4亿元,位居辽宁省首位,同比
一、市场总结 21日华南地区建筑钢材价格小幅下跌,具体来看:福州市场三钢HRB400E20mm规格螺纹钢价格4090元 吨,较上一交易日价格下跌80元
4月20日,三诺健康糖尿病门诊、三诺糖尿病逆转中心携手湖南大学科技园企业联合支部、湖南大学科技园工会联合会、爱尔眼科,在
一般,它可以烤来吃,也可以煮着吃。在烤时,是可以把它放入微波炉里加热的。但要注意,温度不要太高,时间也不要太长。在烤之前,先要将它洗
4月19日,萧山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接到预警,吴先生(化姓)很可能正遭受电信网络诈骗。反诈警力立即线上联系吴先生,对方在电话中将信将疑,线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