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何建峰】
连日来,上市险企陆续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报数据显示,银保渠道业务表现亮眼。
上半年,中国人保寿险银保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443.37亿元,同比增长12.9%,新业务价值10.52亿元,同比增长333.1%。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总保费达620.66亿元,同比增长45.7%。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28.25亿元,同比增长174.7%。中国太保寿险银保渠道实现规模保费221.45亿元,同比增长7.7%,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05%,新业务价值占比同比提升12.7个百分点。新华保险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368.3亿元,同比增长18.1%。
数字背后,受多重因素共同作用,银保渠道业务在银行与保险公司双方业务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正在实现一场“双向奔赴”。
从保险公司层面看,银行渠道拥有庞大且优质的客户资源、完善且多元的销售场景,这在代理人渠道发展受阻背景下显得尤为“诱人”。因此,头部险企积极发力、推进“新银保”转型,银保渠道在保费规模贡献和新业务价值贡献方面都有不错表现。有数据表明,上半年,银保渠道期缴保费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从银行层面看,资管新规的实施打破了“刚性兑付”,银行理财不再具备“保本”属性且收益率波动加大;净息差收窄让银行提升中间业务收入的诉求更加强烈;利率和投资收益下行,储蓄型保险产品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因此,在自身需要和市场环境驱动下,银保渠道业务取得较好发展也顺理成章。
不过,也要正视银保渠道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表面上“甲方”是险企、“乙方”是银行,但实际地位则刚好相反,保险公司在双方合作中缺乏“话语权”。这一方面导致银保渠道费用率趋高,大大增加了保险公司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导致部分保险公司在争夺有限的银行销售网点资源时做“小账”“暗账”,这不仅违法违规,也让很多中小险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据媒体报道,监管部门近日向多家人身险公司送达《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以进一步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业务,严格落实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产品条款和费率的监管要求。可以预见的是,监管部门针对银保渠道的监督管理力度将持续加大,这在短期内必然对银保业务形成一定压力。但从长远看,这种压力有助于银行和保险公司形成更加健康的合作关系,有助于保险机构在银保渠道开展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有助于银保业务高质量发展,银行、保险公司与广大金融消费者最终将因此受益。
银保业务未来可期。
上一篇: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可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下一篇:最后一页
发展智慧物流前景广阔
IT之家8月30日消息,微软于今年5月宣布,为必应聊天(BingChat)引入第
郎平8月30日晚在微博发文称,“郎平执教日本女排”纯属谣言。请谣言的
华为智选与奇瑞合作品牌智界(Luxeed)旗下纯电动中大型轿跑——智界S7
隆阳的82条街,72道巷中,隐藏着数百家咖啡馆。一抹咖香,熏染着城市的
X 关闭
X 关闭